欢迎您访问常德市总工会网站!

您的位置: 首页 >新闻动态>基层工会>详细内容

“绣”出美好生活

来源:常德日报 发布时间:2017-10-20 09:21:19 【字体:

一排排木质绣架,绣女们埋头飞针走线,静谧之时,能听见绣针穿过布匹的声音。四周墙壁被桃源刺绣珍藏品占据,案几上则是绣女们的新作,绣品中的喜鹊、鸳鸯、荷花、芙蓉,色彩明丽,刻画细腻,气韵生动。就在桃源县刺绣传承基地的这栋平房内,创作出了许多“国之极品”。

这里还是桃源县总工会“一户一产业工人”培养工程桃源刺绣培训基地。8月23日,正值暑期,有几名孩子随母亲前来学习。桃源刺绣第四代传承人罗明华喜笑颜开:“传统手艺后继有人了!”

桃源刺绣历史悠久,被誉为“湘绣之魂”,是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。一代代桃源绣女凭借对生活的热爱、丰富的想象力和精湛的技艺,将桃源与外来的艺术风格完美融合,绣品中的人物、山水、花草、虫鱼等独具特色。然而传统手工艺濒临失传,目前,桃源刺绣只有6位传承人。

抢救挖掘桃源刺绣,培养传统刺绣接班人,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。去年,县总工会把刺绣纳入“一户一产业工人”培养工程培训项目,开办了桃源刺绣女工培训学校,特聘罗明华为学校负责人。

基地办班培训,老师上门辅导,理论与实操相结合,每名参与培训的学员不仅学费全免,培训期间,学校提供伙食和交通补助。学员通过考核,完成的刺绣作品就能直接走上市场。

38岁的胡金美每天按时来到基地上班。原先她在东莞打工,为照顾家中老小,辞职回了家,农闲时打点零工。听说县总工会刺绣女工培训学校免费培训,有10多年机械绣花基础的她,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报了名。好苗子不负众望,成了基地的桃源刺绣能手,时下正备战市级传统刺绣比赛。“月收入3000以上吧”,她抿嘴笑笑。旁边人打趣,“固定工资外,半月完成一幅‘喜鹊闹梅’,收入肯定不止这么多。”

家庭主妇向荣,之前除了带孩子,就靠打牌打发时间。学刺绣后,37岁的向荣有了精神寄托,也有了收入。她说,刺绣让她找回了自信,过上有追求的品质生活。

有数据统计,一年多来,数千名女工进校学刺绣,200余人从事刺绣工作。随着桃源刺绣产业的发展,衍生出了一批刺绣小手工艺品和旅游产品,桃源刺绣将进入即将盛大开园的桃花源景区,为心灵的故乡添上一抹传统文化的绚丽色彩。

分享到:
【打印正文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