湖南常德丨范爱德:白衣执甲入江城 暖心救治结善缘
2月21日,在接到上级部门的正式通知后,湘雅常德医院立即从早已主动请缨的500多位医护人员中选出35名专业对口的精锐力量增援武汉。“作为医生,我应该去,作为党员,我愿意去,武汉的同胞们,别怕,我们来了!”出征仪式上,常德市支援武汉第三批医疗队队长、湘雅常德医院内科主任医师范爱德话语坚定有力。
35名队员加入了湖南省支援湖北第五批医疗队,一开始,医疗队接到的通知是去方舱医院,后来上高铁的时候,又接到去中南医院的通知,最后当晚抵达武汉时,接到的命令是全面接管金银潭医院的3个综合重症病房。金银潭医院是此次战“疫”中的“上甘岭”,面对如此重要的任务,有些队员难免有一些紧张,此时范爱德认真地对他们说:“哪里需要我们,就到哪里去。”很快,队员们心中的紧张就烟消云散。
湖南医疗队成立临时党委,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,范爱德任临时党委委员、北五病区主任。2月26日,他带领35名队员正式接管北五病区,刚接管时,病区共有34个病人,重症、危重症28个,85岁以上的老人占一半以上,多个患者老年痴呆、生活不能自理,护理难度大。他立即成立专门护理小组,在“一人一方案”原则下制定个体化而又精准的治疗和护理方案,规范队员对基础疾病的治疗,取得了显著效果。
暖心救治 医患共
78岁的付爷爷在感染新冠肺炎后,因为基础疾病偏多,病情一天天加重,还出现了吞咽困难,喝水呛咳及排尿困难的症状。在医生予以留置胃管和导尿管半月后仍无明显好转,于是转入了金银潭医院北五病区。转院后,付老儿子不放心,立即打来电话咨询父亲的病情,特别担心他父亲从此以后是否要靠胃管给食来维持生命。范爱德在电话中解释道:“您父亲出现的吞咽困难、喝水呛咳应該是脑梗塞所致,只要我们调整好治疗方案,加强康复治疗,相信他能够恢复吞咽功能。”这一席话让付老的儿子看到了父亲恢复的希望。
付老入院时,病情危重,枯瘦如柴,因长时间与亲人隔离,加之脑梗导致手脚不便,情绪波动极大。为了更好的照顾老人,范爱德特意将付老安排在离工作区域最近的一个病房,每隔一日都会去到他的病房进行心理疏导和安慰,鼓励他配合治疗。同时也会让付老与儿子每天进行电话交流,消除他心理上的孤独感。3周后,在范爱德的精准治疗和悉心照料下,付老顺利拔除了胃管和导尿管,出院时已经能够自行下床活动。
范爱德收到的感谢信
后来,付老的儿子给范爱德和他的队员们写了一封专门的感谢信,信由毛笔在红色宣纸上挥洒而成,一笔一划间,勾勒出对白衣战士们的敬佩与感恩。
在医疗队的精心治疗下,很多患者出院。出院前,他们会找范爱德和医疗队队员合影,大家互留联系方式,约定一定要“再见”。“疫情结束后,来武汉一定要找我,来我家尝尝我的手艺。”听到这样的话语,范爱德很温暖:“在武汉,我们的关系不仅仅是医患,而是熟人”。
当金银潭医院需要60名护士支援ICU时,本着党员、专业优先的自愿原则下,湖南医疗队120名护士还是几乎每个人都报了名,而且大都是90后,这让范爱德深受感动。接送医疗队从驻地到医院通勤的司机是一名90后志愿者,不论多晚下班,司机总是面带微笑说声“大家辛苦了”,范爱德说,他真正认识了武汉和武汉人,“英雄的城市和善良的人民,他们舍小家顾大家”。
范爱德正在准备手术
支援武汉期间,范爱德和他的队员在北五病区共收治患者96例,重症、危重症62例,全部治愈出院。作为专家组成员他参与院内会诊10次,其中急会诊5次,北五病区实现了患者零死亡、零院感,患者满意度100%,医务人员零感染。他自豪地说:“我实现了出征时的诺言——把35名战友完完整整带出去,平平安安带回来。”
情
暖心救治 医患共情
暖心救治 医患共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