喜讯!我市钟秋平医师荣获全国职工职业道德建设标兵个人
近日,全国总工会、中央宣传部等六部门表彰第十六届全国职工职业道德建设标兵单位、标兵个人和先进单位、先进个人。我市钟秋平医师荣获全国职工职业道德建设标兵个人!
全国职工职业道德建设标兵个人
钟秋平 湖南省常德市康复医院精神科主治医师
常德市康复医院精神科三病室主治医师,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在读博士。钟秋平在技术上精益求精,不懈追求,视患者如亲人,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,给精神疾病患者带来了希望与温暖。2016年获评常德市十佳医生,2017年荣获湖南省五四青年奖章和常德市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。
相关链接:
“80后”女硕士放弃优厚岗位 9年扎根艰苦的精神科病房
钟秋平,女,1982年出生,湖南省浏阳人,常德市康复医院精神科三病室主治医师,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在读博士。2009年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硕士研究生毕业后,9年时间坚守艰苦的精神科病房。
钟秋平是常德市康复医院引进的第一位硕士研究生,是常德市精神卫生领域第一位申请科研立项的医生,也是常德市精神卫生领域的第一位在读女博士。钟秋平在技术上精益求精,不懈追求,视患者如亲人,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,给精神疾病患者带来了希望与温暖。2016年获评常德市“十佳医生”,2017年荣获湖南省“五四青年奖章”和常德市“优秀共产党员”。
责任,扎根艰苦的精神科
钟秋平原本所学的是妇产专业,作为毕业于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的硕士研究生,钟秋平面临着很多好的选择,很多条件优厚的岗位等着她,但她却选择来到常德市康复医院做一名精神科的医生。当得知她的选择后,母亲哭了,责备她辜负了一家人的希望。亲戚知道她将和一群精神病人在一起,骂她“没有出息”。然而钟秋平却说:“全国并不缺妇产科医生,却十分缺少精神科医生”。就是凭着这份强烈的社会责任感,她用一颗仁爱之心,打开了一扇扇心灵的窗户,送去了温暖的阳光。
重性精神病房的患者多为严重的精神分裂症患者,往往有严重的攻击性行为,很多人惧怕和他们接触,尤其是女医生。钟秋平说:“他们是受幻觉、妄想等精神症状影响的一群可怜而痛苦的人,需要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和康复,更需要我们专业人员的理解和支持。”
9年里,凭着一份强烈的责任,钟秋平一步步走进了病人的心里。
12岁的琪琪是钟秋平治疗的年纪最小的病号。刚开始,琪琪抵触着不肯吃药。钟秋平便拉着她的手,耐心地让她张开嘴巴,确定药丸被她吞进了肚子里。钟秋平发现,琪琪十分喜欢读书,便让琪琪的父亲将书本送到病房来,自己时常辅导她读英语。
琪琪康复得很快。两个月后,钟秋平目送着琪琪父女离院而去。突然,琪琪跑了回来,说:“姐姐,我会想你的。”钟秋平笑了。
20岁的小岳由于没得到及时有效治疗,延误了最佳康复时期,病情反复发作。钟秋平一边给她治疗,一边担负起护理员的职责,逐渐走进小岳的心灵。见小岳还穿着与时节不合的衣服,钟秋平从衣柜里找出自己较新的衣服给她送去;见同病房里的病人时常有亲人送来水果,钟秋平便自己掏钱买来好吃的,送给她;见小岳的父母每次支付医药费时,总是捉襟见肘,钟秋平又拿出工资给她买药送药。慢慢地,小岳对钟秋平没有了戒备。
小岳出院后,每隔两个月来医院复诊。一次复诊时,小岳的父亲递给钟秋平一袋绿豆,“这是小岳奶奶的一番心意,老人家自己种植的,让我一定要捎给你。”钟秋平见推脱不了,硬是塞给他们100元钱。
“病人的康复,就是对我们辛苦付出最好的回报。”钟秋平说。
仁爱,回报失去理智的暴力
作为医生,钟秋平每天要面对一些具有攻击性的精神病患者,不免受到一些伤害。
给病人检查时,病人突然扬起手臂,冷不丁地扇过来一个耳光,打在钟秋平脸上“啪”地作响。给病人喂饭时,病人突然将满嘴的饭喷出,吐得钟秋平脸上、身上都是食物。经过病房时,站在走廊里的病人突然伸出腿来,钟秋平躲闪不及,被绊倒在地……
一天,年轻的躁狂症患者小丁又犯病了,挥舞着拳头四处乱砸,并朝墙角的一个病人逼近。钟秋平冲了过去,挡在那位病人前面,小丁的拳头便砸在了她的身上。“啪!”钟秋平佩戴的眼镜被打落在地,小丁又一脚猛地踩了过去,玻璃镜片碎了一地。小丁终于冷静下来时,钟秋平头发散了,眼镜破了,衣服也烂了。小丁的家属给钟秋平道歉,钟秋平则反过来安慰,叮嘱他们别责怪小丁,不要让病人难堪自责。
后来,小丁手写了一幅字:“中流砥柱,秋高精湛,平易近人”,将“钟秋平”的名字镶嵌了进去,请人做成锦旗,送给了钟秋平。
9年里,精神科的医生换了一个又一个,钟秋平坚持了下来。“多去理解病人吧,我们所受到的痛,相比病人的痛,微不足道。”钟秋平总是这样开导医生、护士。
奉献,感动迷失的心灵
钟秋平认为精神科医生不只是为患者解决精神心理上的疾患,更多的时候是在他们的心里支撑一片天空。
一天,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响起,电话那头传来哭泣的声音:“我想死,我把家里所有的药都吃了,我觉得我自己就快死了!”这不是小易吗?她不是病情稳定后出院了吗?钟秋平心里一惊。原来,女孩的父母生育了一个弟弟,女孩觉得自己被家庭抛弃,想了结生命。钟秋平一边安慰女孩,一边赶紧用座机拨通了女孩母亲的电话,让女孩得到了及时救援。
从那以后,钟秋平的手机24小时都开着,她生怕错过了任何一个患者和家属打来的求助电话。面对所有来电,钟秋平一一解答,有时一个电话就是三四十分钟,提供的不只是医疗帮助,还有婚恋咨询、就业指导,帮助患者和家属寻求社会保障和法律援助等等。
几年后,钟秋平接通了一个电话,是小易母亲打来的:“女儿要结婚了呢!”放下电话,钟秋平被强烈的幸福感包围着。
“看着病人能够逐渐融入社会,像正常人一样工作、生活,我们所有的委屈,都觉得是值得的!”她说。
求索,攀登医学的山峰
钟秋平深知,学无止境,医术越高明,就越能救助更多的病人。她发现,一位青少年患者有反复的自杀行为,经药物治疗后并未取得预期效果。如何攻克治疗难题呢?
2013年,钟秋平到上海精神卫生中心进修,期间还自费参加多个心理治疗培训班学习。回单位后,她很快将所学的心理治疗等技术应用于临床,这名多次自杀的患者逐步好转,并逐渐融入社会。
钟秋平还发现男女精神分裂症患者在发病年龄、临床表现、治疗效果和预后等存在性别差异。2013年,她申报了常德市科技局的课题,这是常德市康复医院第一次在市科技局科研立项,也是常德市精神卫生领域第一次在科技立项。作为项目的责任人,她出色地完成了“性激素和精神分裂症的相关性研究”,并将研究成果运用到临床治疗上,为不少患者指明了康复的方向。
此外,攻读博士学位的钟秋平,为了不耽误临床工作和学业,每周往返学校和单位之间,常常凌晨两三点从长沙学习回到常德,8点又接着上班。
“我自己越强大,医术越高超,才能越好地为病人服务。”钟秋平勉励自己。